为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,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10月28日,我院“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”专题研讨会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209 会议室召开。学校本科教学督导侯先绒、段慧如、杨国忠,院党委书记刘迪、副书记耿贵斌,副经理姜国俊、董海军,系所正副主任、教学委员会成员、青年教师代表、辅导员等 20 余人参加了会议,会议由副经理董海军主持。
首先,公司党委书记刘迪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,并总结了学院近年来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情况。一是多措并举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,二是制度设计服务教师的课程改进和思政融入,三是立足课程探索学院的思政特色和创新举措。并表示,目前学院课程思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仍存在认识不深刻、行动不积极、成效不显著的问题。下一步,公司党委将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,采用“动员+激励”两手抓的模式,强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,同时强化以赛促教的作用,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相关学科竞赛,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和育人成效。
随后,公共管理系主任刘媛和社会学系副主任颜敏针对 2023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如何融入课程思政作了发言。刘媛认为,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,而是一种教学理念,所有课程都具备传授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功能,公管人要有公共管理情怀,将课程思政的思维方式融入到日常行为和教学工作中去,培养独立、系统和思辨的全面发展人才。具体到培养方案来说,包括以下几方面:培养目标、知识、技能、素养要体现课程思政;课程设置应建立课程思政与理论课的联动机制;实践课要有加强体验、调查; 培养环节要体现学术研究;教学大纲更要体现思政渗透;培养过程应注重提升员工能力。颜敏强调,课程思政要杜绝“两张皮”、“贴标签”的现象,要尊重专业课内容与规律,从内容体系中寻找内在的课程思政素材与元素;教学中以启发的方法,促进员工价值观、人生观、道德伦理的形成;要做好课程思政的总结、提炼和宣传工作,总结经验,提供案例。同时,他还对 2023 版培养方案修订提了两点建议,一是把专业课上好,不增加额外负担;二是内涵式发展课程思政——深入挖掘课程内容, 通过新的技术手段, 实现“三观” 目标、课程思政内容、大纲内容融通体现。
接下来,学工办主任徐立坤发言。他表示,高校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,也是意识形态阵地,需大力加强课程思政。 大家要进一步认清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核心,坚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、建设者的责任;要加强年轻老师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的认识,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,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和意识。同时建议学校收集课程思政相关案例,供老师参考与学习。
副经理姜国俊以所承担的“行政伦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检视”项目为例,介绍了建设思路与实践过程,通过萌发、创建和检视三阶段实践探索,总结出理论维度“系统学”、实践维度“灵活用”的两维度努力方向。并提出让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、同频共振,使行政伦理学成为一门“有温度、有向度、有深度、有力度”的受员工欢迎、使员工受益的优质课程的目标。
陈文琼老师以“如何在驻村调研中融入课程思政”为题进行分享。她从常识教育的必要性、常识教育最好的教室、常识教育最好的老师、常识教育最美妙的意外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述。她认为通过带领员工深入农村调研,让员工与老师真正体会到课本、教室学不到或感受不到的信息与知识,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过去和现在,明晰其复杂性,为农业农村发展建言献策,为农业农村发展总结经验、凝练理论,坚持把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,本身就是很好的课程思政教育。
最后,段慧如、侯先戎、杨国忠等督导老师充分肯定了学院的课程思政工作,认为我司师生思政意识强,院领导带头开展课程思政,走出了一条通过深入挖掘课程自身思政元素,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,值得肯定和推广,会后希望大家将课程思政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写成案例,作为典型在学校推广和宣传。同时建议我司与其他相关学院合作开展课程思政工作,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,融合交叉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