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管理系于20世纪90年代由bat365中文官方网站、公共卫生学院共建。在全国较早地设置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、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,并陆续设置了“组织管理与政策创新”、“管理哲学”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。学校设有与公共管理相关的政治学、法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等学科学位点。
1、基础宽厚,成果集中
本学科有专任教师18位,大多毕业于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武汉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吉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,大多教师有海外经历。每年都有员工保送或考入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南开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南安普敦大学(英国)、伦敦大学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、墨尔本大学等名校。所开展的在“城市治理”、“贫困治理”、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”、“公共卫生政策”、“创新创业教育政策”研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。近年来在Law & Policy, Regulation & Governance,BMC Public Health,《政治学研究》、《中国行政管理》、《公共管理学报》、《南开管理评论》、《公共行政评论》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。近年来学科承担国家自科基金、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各类基金近100余项,进账经费近1000万元。
2、学科交叉,特色鲜明
公共管理系充分借助学校工科和医科的优势,开展交叉研究,形成了鲜明的特色。与大数据研究、安全工程、防灾减灾工程、地质工程等优势学科开展了大量的风险治理研究,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;城市治理与健康治理方向,与大数据研究、公共交通、公共卫生等交叉合作,形成了领域内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;在贫困治理方面,利用大数据技术,深入研究特殊类型贫困群体的治理,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群落。
3、服务地方,智库给力
成立国内首家“地方治理研究院”,成为首批国家新型智库索引单位;成立“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”,获批“全国教育系统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”、“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”。近五年来为湖南、贵州、广西等省区的提供专项咨询报告50多份,所提政策建议全部进入地方决策文本。有20多份报告进入《新华社内参》、《光明日报内参》、《人民日报内参》,陆续得到中央及湖南省委多名领导的批示或肯定。